【一家之言】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建筑尤其是这样。中国社会发展到了现在这个时段,我们的心态应该更理性,步伐适当地缓慢下来,将一味的跑步变适当的散步,将一味的冲刺变适当的跑步。
黄家章
为了望远,我喜欢登高,有能够登加安全登的前提,面对着具有历史或文化内涵的高山,面对着富蕴古代文化意义的古典高楼,面对着有现代文明价值的现代尤其是摩天大楼,我一向以来,是乐意顺道乃至专程前往登高的。去年9月11日下午,我从沪赴宁。上午有个空档时间段,当即网购了170元一张的门票,坐每秒速度最快可达18米的高速电梯,在55秒内升高了546米,首次登临上海中心大厦的观光厅。
位于浦东的上海中心大厦,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高楼,全楼总高达632米。在今天的世界,如不算电视塔,该楼位居世界第三(去年竣工的吉隆坡默迪卡118,后来者居上,排名第二),地上127层,地下5层,57.8万平方米,总造价约148亿元人民币,2008年11月28日开工,2016年3月12日竣工。在楼外看,该大厦呈螺旋上升形态,说法之一是:这像一条直冲云霄的巨龙,寓意着腾飞。
浦东是上海高层建筑最密集的地区,其中,上海中心大厦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2米)、金茂大厦(420.5米)互相毗邻,各自的建筑外形,分别貌似“打蛋器”“起瓶器”和“注射器”,众口相传,被昵称为上海的“厨房三件套”。加上不远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高468米),共同组成了上海最新最现代的地标群,勾勒出陆家嘴高低错落有致的天际线。作为国内最具有魔幻色彩的名城,上海的每个时代,有着各自的地标。现代人因为有了现代科学、技术与相应的产业,可以大干快上,最高的楼只是现在完成时,更高的楼则是是未来进行时。
在中国经济逾千年的漫长历史版图中,从中国四大名楼、龙华塔到今天的上海中心大厦,是历代先人们和今天我们的同时代人,前赴后继地用人工伟力栽种出的时代地标,反映出各自时代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成果所达到的高度,自是意义非凡。而它们的价值,还很直观地体现在相应的门票价格中,我最近上网查了一下,龙华塔免票,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蓬莱阁的全门票价格,分别是70元、65元(不含夜间游玩)、45元和100元,都低于上海中心大厦的170元(淡季)。上海中心大厦何以门票价格最高?这显然是跟其作为迄今为止的中国第一高楼,造价最昂贵、技术最复杂、造型最现代是密不可分的,它确实代表着今天中国摩天大楼的最高水准。
人往高处走——老祖宗的这句话没错,登山,登高楼……走还不够,人更要往高处飞,我们今天坐飞机,展望未来坐宇宙飞船,乃至期待马斯克们展望与努力追求的星际旅行,都是这个理。登更高处,望得更远,进步乃至进化,自蕴其中矣。
对于今天一二线城市如雨后春笋不断出现的摩天大楼,我们不能一味唱颂歌,只论这些楼的好处,如土地的集约化使用、能作为城市高大标等等。凡人造物皆有利弊,现代的摩天大楼,其实也有着一些弊端,仅就其楼内的人均能源消耗量而言,就要比高层尤其是低层建筑高不少。再考虑到过多高层建筑群造成相应地表的沉降、地下水的不断减少、商业房产空置率的不断增多以及更为重要的安全因素,更是让人们别有几番滋味在心头。人类建筑史上著名的摩天大楼魔咒——“劳伦斯魔咒”,对过分迷恋高楼大厦的当代人是一个警醒。
前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提出“限高令”,要求各地不得新建500米以上的建筑,对新建250米以上的建筑,要进行严格限制。这些规定,直接针对不少城市过往要一窝蜂地在建或拟建超高层建筑乃至摩天大楼的典型时弊,显然是理性、可取和实事求是的。
2023年已经过去,现在回忆我去年做过的或许有点意义的事,登临上海中心大厦,当是其中之一。上海中心大厦不仅是今天中国的最高楼,也是上海作为经济高地的象征。没有改革开放,没有相应企业家的雄心壮志,没有相关部门的审批与支持,没有成千上万的建筑设计师和工匠劳动者夜以继日的到位加勤奋工作,就不会有今天的上海中心大厦,它是当代中国的劳动、资本、土地与科技等汇聚成的新高度,是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的现代结晶体。
在今天,我们在仰望高楼时,更应该把眼光盯紧地面,更要脚踏实地关注民生的改善,比如更关注棚改户的推倒重建,更关注那些30年楼龄以上的危旧老房的更新改造……一句话,更关注民生、更关注民居,而不是更关注和追求我们的城市地平线上,未来出现更多更高的摩天大厦。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建筑尤其是这样。中国社会发展到了现在这个时段,我们的心态应该更理性,步伐适当地缓慢下来,将一味的跑步变适当的散步,将一味的冲刺变适当的跑步,以往几十年里那种追求更高乃至最高建筑的心态与取向,是应该步入放一放、缓一缓的时期了,我们现在不需要建筑一幢世界第一高楼来证明我们的实力(我们显然是有这种实力的)。如果我们的企业家乃至国民,越来越多的人有这样的一种心态和取向,其实也是我们的实力更趋于稳健、尤其是我们国人内心更强大的一种外化表征,在当下,在未来,自然可以更从容、更理性地连接现代文明所应有的认知、心态与选择。
(作者系哲学博士、证券研究资深人士)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特此说明。